
养蚕的日记(集合15篇)
一天终于结束了,这一天里,有没有哪件事或某个人触动到我们呢?请好好地记录下在日记里。好的日记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养蚕的日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养蚕的日记1学具袋发下来,我就发现里面有一些小点点,我问妈妈这些是什么?妈妈说:“这些是蚕卵。”于是我就发起养蚕的梦想。
首先把蚕卵放在口袋里,然后等几天,我看见一只小小的长条,这是蚁蚕。蚁蚕是黑黑的,像一根黑黑的面条,再等几天,所有的蚕都孵出来了,就可以停止孵化。我开始给它们喂桑叶,老师在课堂上讲过,蚕很喜欢吃桑叶。所以我给它们多准备几片桑叶,并说:“不要急,慢慢吃。”没想到,过了几天,他们就变白了。从黑黑的面条变成了白白的面条,而且变得更粗了。这时候,他们一动不动的。我估计这些蚕要死了。我问了科学老师,科学老师说:“蝉蜕皮之前一动不动,这叫眠。”然后我说:“哦,原来是这样呀!”我回家之后,看着这些蚕觉得很是开心。在我夸他的时候,他正好拉了一些便便,我就说:“真恶心呀!”
每一天,我一回家就坐在盒子旁边跟小蚕一起玩。我先把一只小蚕放在我手心上,那只小蚕很不服气,就一直给我挠痒痒。那感觉,就像有人挠你手心一样呢。
有一天,我把蚕带到学校,我们班的一位同学要接受我的挑战,他说:“我们比谁的蚕走得快。”我赢了,他要给我一只蚕,他很不服气,要再和我再比一局,结果我又赢了,他只好无奈地把他自己的一条蚕给我。
这就是我养蚕的日记,你们觉得有不有趣?
养蚕的日记2开学的时候,科学老师发了科学学具袋,里面有包蚕卵。过了几天,这些小蚕卵由淡黄色变成了紫黑色,如同小芝麻。我好奇地把“小芝麻”放进了透明的盒子里。
慢慢的,“小芝麻”变成了可爱的小蚕宝宝。它们的身体原先是黑黑的颜色,如同蚂蚁,身上还有一些细小的毛;后来它们的头变成了白色的,身体变成了棕灰色。我给它们放了几片桑叶。过了几天我去看,发现它们又白又嫩,比之前胖了许多,吃食的胃口也变大了。我立即到桑树下,多采了一些桑叶回来。我小心翼翼地让小蚕爬到桑叶上,再把它们带出来,因为科学老师说蚕很柔弱,所以我生怕把它们捏到。帮它们把排泄物清理干净,拿干净的桑叶放进去,再把蚕宝宝带进去盖上盖子,并在上面钻了几个小洞,这样它们就能舒舒服服地生活了。
有一次,我给它们换桑叶时,有一只竟然一下子爬到了我的手上,我很惊喜!它爬得痒痒的,更是让我忍不住哈哈笑。我用手指点了一下它,还说道:“就你最调皮”。我把桑叶放到它身下,它扭动着胖嘟嘟的身子爬走了。它们都爬在桑叶上,飞快的吃起来,“沙沙沙”一点儿也不浪费,把每片都吃得干干净净,只剩下几根茎。吃得最快最多的还是那条“调皮”蚕,只见它的嘴巴一张一合,没过几十分钟,就能把一整片叶子消灭了,那狼吞虎咽的样子真让人好笑。
有一天它们仰着头,不吃也不动,好像在睡觉。老师告诉我们这是要蜕皮了的。
养蚕虽然辛苦又麻烦,但看到蚕那么快活、健康,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养蚕的日记3春天是养蚕的季节。初春,妈妈班上的小朋友送我们一张白色的蚕卵,每天都会有几只蚕宝宝出生,加入我们的小家庭。
星期二中午,我一进家门就冲向那个装满蚕卵的透明塑料盒,只见早晨还是装着一个小生命的黑色蚕卵,有几个已经变成了空空的白色卵壳,刚孵出的几条淘气的小蚕好奇地趴在白色的纸片上,又瘦又小,看起来还没有小蚂蚁大。黑黑的身体,高高地仰着头,好像正在焦急的等待天上掉下来的美味——桑叶,看着它们不停地寻找的样子,我真心疼。
“妈妈,新买的桑叶放哪儿了?”我一边问一边四处乱找,还没等妈妈回答,我这个“问题多多”不禁疑惑了:“咦?妈妈,为什么咱们家的蚕总是中午破壳而出?”我这一问,就连妈妈这个“博学多才”的好学者也支支吾吾。“嗯…可能早上太忙,它怕我们没时间照顾。”妈妈幽默地回答我。“妈妈,说正经的。”我一本正经地说着。“原因是…我还没发现。”哎!这就是我那“博学多才”的妈妈。
星期三一大早,我顾不上穿衣服飞奔到蚕宝宝跟前,只见刚出生几天的小蚕已经微微发黄,个子也长大了一些,昨天刚孵出的小蚕依然只有极小极小,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干枯的桑叶。再看看蚕卵,依然那么多,没有一丝变化。“妈妈,快来看呀!一条小蚕也没有孵出来!”“噢,真的!”
星期三中午我再来看蚕宝宝,又多了几条“小生命。”
这是怎么回事?带着这个问题,我和妈妈一起上网百度找答案,原来春蚕最适宜在25度——30度生存,郑州的温差大,白天有20几度,晚上只有10度左右,那么它们喜欢白天尤其是中午出生是为了更好地生存。
看这些“小家伙”多聪明!它们指导在有阳光的时候才能出生。其实,在大自然中,有很多生物都有它的生存奥秘的。
养蚕的日记4“太好啦!太好啦!”听科学老师说我们可以养蚕宝宝了。我们大家兴奋不已,手舞足蹈。
今天,我发现我那犹如一粒芝麻一样大的蚕卵孵化了,小小的;细细的;身体棕色。我拿起蚕姑娘的家奔出教室飞快地跑到科学老师办公室找到徐老师,听徐老师说:“这是蚁蚕,蚕姑娘小时候的第二阶段就如你刚出生的时候。”我点点头,快步走回教室。
过了几天,我的蚕宝宝换了一身新衣服,身上黄黄的,不过头部还是黑色的。还不停地吃桑叶,我用放大镜看了一下,发现蚕宝宝是摇头吃桑叶的,而且还是用脚抱着桑叶柄吃的。蚕宝宝吃桑叶的时候会发出“沙沙沙声”,我还以为是外面下雨的声音呢!
过了几天,我的蚕宝宝又换了一身漂亮的新衣服,是白色的。吃桑叶的量也比之前大了起来。我像个十万个为什么似的去问徐老师,从老师那里得知这是二龄蚕,而且蚕姑娘一身要换五次新衣服。
又过了些时间,蚕宝宝还是和原来一样,只不过长大了一些。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的蚕宝宝发黄发亮了,开始不吃桑叶了,又吐了许多细细的丝。我又去问老师,徐老师说:“蚕宝宝要变成蛹了,你可以等它用丝弄成茧,在用牙签取出它的丝哦!过段时间它还会变成飞蛾。”
我笑着点点头,期待它变成会飞的飞蛾。老师还告诉我蚕丝可以用来做衣服,我们穿的很多衣服都是蚕丝做的,包括蚕丝被。
蚕,真了不起!
养蚕的日记5通过科学课的学习,我很想亲身体验养蚕经历,于是,我们家购买了十条可爱的蚕宝宝。
蚕宝宝全身是灰白色的,它的背上两侧有一排小黑点,那是它的呼吸器官。它没有眼睛,全靠它的触角来辨别方向和味道。它的嘴巴由两个像弯勾一样的钳子组成的,能把新鲜的桑叶夹成一块块小碎片,这样就很容易的吞到肚子里。它的触角共有8对,脚上有很多伸缩灵活的小吸盘,能吸住各种形状的桑叶,平平稳稳安安全全地走过每个角落,去寻找美味、脆嫩的桑叶。你 ……此处隐藏2613个字……少粪便。这些粪便呈纯黑色,比沙子小得多,轻轻一吹,这些小颗粒竟跑得无影无踪。
为了方便观察,我时常打开蚕盒,用放大镜仔细照着,不知道它们对于这种举动是不是感到惧怕,惧怕到什么程度?这几天气温都太低(对于它们的生活来说),而且周围声音嘈杂,时而有强烈的灯光照射着,我想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它们的正常生活。对于它们来说,现在已经是明星了,我们倒更像港片里的狗仔队,不停地骚扰着,不停地探求它们的秘秘。
这些小蚕既然已经排泄了,当然也就在进食了,这从蚕叶上可以得到一点结论。但是蚕叶并没有我想象的被啃食许多,叶边也少有被啃食过的那种缺口。许是蚕儿的胃口小,吃不了更多的桑叶。我持续观察5分钟,三条蚕不停地从桑叶的背面爬到正面,又从正面爬到反面。偶尔停留在叶子的边缘,并不开口,却又扭头前行。大蚕们把不停地进食当作自己的工作,然而这些小蚕们却把主要时间花在了嬉戏、玩乐上,我联想到小猫小狗乃至小孩子,他们不都是这样吗?难道这天性在小蚕上也同样存在吗?蚕的生命只有短短的个把月,它们利用这短暂的几天
来享受童年的快乐,也是我们乐于接受的。
养蚕的日记12(一)
今天,同桌送了我三条大蚕宝宝,我开心极了。回家的路上,我像捧着宝贝似的十分小心,生怕它们会颠出纸盒。我紧紧地盯着它们,它们很害怕,躲在纸盒的角落里卷紧了身子,一动也不动。回到家,我赶紧把它们放进大盒子里,给它们垫上了两层纸,再放了几片桑叶。“你们吃顿丰盛的晚餐后,睡个好觉吧。”我在心里默默地说道。
(二)
第二天一大早,闹钟还没响,我就醒来了。赶忙穿好衣服来到客厅,打开盒子一看,“唉哟,开着你们到不吃,不看你们倒吃得来劲了,还拉拉那么多的大便,真是得!”我边说边放了一大堆桑叶。它们蠕动着身子,把脚紧紧地抓在桑叶的边缘上,用小鼻孔不停地嗅着,贪婪地吃着,不一会儿桑叶上就出现一个小洞了。可有一只却不吃也不动,这可把我给吓坏了。赶紧去问妈妈怎么回事。妈妈告诉我:“这只蚕可能要脱皮了!”听了以后,我才松了口气。
(三)
星期五晚上,我和妈妈把蚕宝宝抓到另一只盒子里,把它们吃剩下的叶子倒掉。“咦,怎么有两个黄色的东西?”我一想,“喔,这是蚕脱的皮吧?” “是的。”妈妈说道。我摸了摸,软软的。我铺上桑叶,把蚕宝宝在捉进去。让它们吃上新鲜的桑叶,在优良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呵!它们可真能吃,一会儿工夫就把新叶子吃掉了一半,还时不时神气地抬着脑袋看着我们呢!
养蚕的日记13自从领到蚕卵后,我就开始精心照顾这些蚕卵,期待着小生命降临在人间。过了好几天,蚕宝宝们接二连三地出来了,只留下一个个白色的空壳。
刚出世的蚕宝宝黑黑的,听科学老师说,它们叫蚁蚕。我每天都照顾着这些小家伙们,希望它们快快长大。有一天,我发现少了两条蚁蚕,这时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我忽然想到今天换过桑叶,幼小的蚕宝宝会不会随桑叶掉到了垃圾桶里?于是,我立刻从垃圾桶里翻出蚕宝宝吃过后丢弃的桑叶,仔细地寻找那几乎用肉眼都看不到的小蚕。过了大约五、六分钟,蚕宝宝终于找到了。看到我这个“小主人”,它就象一个被遗弃的“婴儿”。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这次真是有惊无险。
时间过的真快,几周过去,我发现在每条蚕的附近都有两堆皮,蚕的身体也变白了。我想:“蚕宝宝蜕皮了吧!”这时,蚕宝宝昂起头,上下摇了摇,好像在边点头边跟我说:“小主人,你的推测不错!”又过了几天,其中有一条蚕宝宝死了,它死后的尸体像瘫痪了一样。我很伤心,到后来才知道蚕宝宝吃了打了农药的桑叶!我非常生气,想:“既然是在养蚕的季节,桑树为什么还要打农药呢?桑树打了农药那蚕宝宝吃什么呢?”这些问题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终于盼到了蚕宝宝吐丝结茧的日子,我给蚕宝宝搭个架子,把它们放上去,过了一夜,一个茧做好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虽然我的蚕宝宝还没变成蛾,但我一定会看到蚕蛾会从一个个蚕茧中“蹦”出来!
养蚕的日记146月12日周五天气阴
我首先准备一个盒子,在盒子中整整齐齐地铺满了桑叶,之后将蚕卵放到了盒子中。
仔细观察,我发现蚕卵出现了黑点,你可别觉得蚕卵小,要是有几十粒密密麻麻地放在一起,可以组成一个图形呢!
我真希望它们早日出来与我见面呀!
6月19日周五天气晴
今天,蚁蚕从蚕卵中孵了出来,我有点兴奋。
观察了1小时,我发现蚁蚕一动不动地躺在桑叶上,我好奇地猜想着:它们是不是睡着了呢?是不是死了呢?
又过了几分钟,我惊奇地发现它们终于蠕动了,原来蚁蚕是在吃美味的桑叶呢!只是因为它们太小了,所以不会让人发现,真是一些可爱的小东西!
6月29日周一天气多云
蚁蚕渐渐长大,食量也越来越大,而且我还要给它们开始清理粪便呢!因为蚁蚕长大了,我有点迫不及待,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所以我只好焦急地等待。
7月5日周日天气晴
经过了四次蜕皮,蚁蚕已经变得白白胖胖了,两条两条地绕在一起。不知是在说悄悄话,是在津津有味地吃桑叶,还是在相互嬉戏打闹?反正十分有趣,我常看得入迷。
7月12日周日天气阴
今天,我发现它们身体发亮,不吃桑叶,我急得团团转,是不是生病了,还是桑叶不合胃口?我赶紧去问妈妈,原来它们是要吐丝结茧了。
蚕的生命是何其短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啊!然而它们努力过好每一天,最终它们将自己用心血制成的丝贡献给了人们,难道这样的精神不值得我们敬佩吗?
蚕的成长记也是我自己的成长记。
养蚕的日记154月初的时候,我从网上买了50多粒蚕卵来体验养蚕的乐趣。不知不觉的,蚕宝宝们现在已经成为壮年蚕,十多条都结茧化成蛹了。这时间就像飞箭,过得可真快!
还记得蚕宝宝刚呱呱坠地的时候。那时,妈妈说蚕宝宝所需24℃,我为蚕宝宝的出生很担忧,奇思妙想用加热棒、手电筒、火柴……想方设法将温度调热。终于有一天,乌黑的蚁蚕降世了!它们扭来扭去,身体像纸片般脆弱,轻轻一捏就喷发出碧绿的血液,两只多愁善感却又炯炯有神的眼睛小小的,活像两颗透明芝麻,饿了就靠卖萌讨桑叶吃。蚁蚕出“壳”最有趣,卵先被他们捅出个破洞,然后蚕宝宝便奋力爬出卵外,宛如一个人着急想要逃出怪物的魔掌内重获新生。从远处望去,这个过程(蚕出卵)真似母亲生婴儿般温馨可爱。
蚕宝宝不仅出生很好玩,结茧吐丝也同样引人注目。最大的十条壮年蚕在我做的格子盒里声长脑袋东摇西晃,还在空中绕个圈,仿佛是在接收信息电波;又像喝醉酒似的打醉拳。过了整整一个夜晚之后,它们吐出的丝已经做好了蚕茧支撑架,接着他们慢慢爬上自己弄好的“床”上,蜷缩成一个小球,犹如想要睡觉了一样,然后他们边缓速滚动,像滚轮般转动,边吐出细丝将自己一层一层包裹起来。再过一段时间后,蚕茧变越来越实心,不再有透明的情况了,而是变得纯白色,椭圆形状。用手握一握或是捏几下子,都能够有一种感觉又软又硬的。
呵,养蚕可真使人有成就又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