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日记

时间:2023-02-03 13:08:39
【热】春节的日记

【热】春节的日记

不知不觉中一天又要结束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触颇深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日记了。那么什么样的日记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的日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节的日记1

只要我老家的人一听到过年,就会想起腊月二十三,没错,这儿的春节就是从这天开始的。别的不说,这一天的到来对孩子们来说是个超好的消息。因为是必须要吃糖的。硬糖,软糖,各型各色的都有:有的好似玉米,有的类似南瓜,有的确实浓稠的蜂蜜,入口即化。此外,这一天必须放炮,要穿新衣,还有特殊的祭灶仪式:传说灶王爷要在这一天去玉皇大帝那里报告工作,人们要在这一天献上麻糖,吃起来又甜又黏,好让灶王爷嘴甜一些,多上报好事……这是重要的一天。

腊月二十三到二十九,大家都得忙活起来,要洗衣服,不能将今年的事拖到明年干,还要蒸馒头,俗话称蒸团圆馍,这个馍要做的又大又圆,像锅盖那么大,象征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还得包饺子,过年得天天吃饺子,除夕之前吃肉馅,初一早上吃素馅,饺子一定得准备好。在包的过程中,小孩是不能掺和的,得多说吉祥话。还得炸丸子,丸子的面是绿豆面,绿豆是可以解毒的,象征一家健健康康,风调雨顺。一碗丸子汤,薄如蝉翼的紫菜,火烧云一般的西红柿加上比宣纸还白的葱白,加上大锅炖的大块猪肉,就差了绿得发黑的丸子。真是一道绝味的美食。除了准备各种美食,还要扫屋,就是大扫除。过年得窗明几净。

到了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一起围着大桌子吃团圆饭,看春晚,天上是数不清的孔明灯,好像自己在走,其实带着一家人满满的愿望。当然鞭炮声是少不了的。一开始放鞭炮,贴对联活动就开始了,到处是红……除夕夜我们不常,我们比的是正月初一谁起得早,越早越好。这天早上,得拿木棍挡门,防止“财”跑到门外,还不能随便往地上泼水,不能开水管,不能去厕所,传说玉皇大帝要到民间走走,大家当然不能往地上泼水,知道天亮为止。这天早上,有福的人都能吃到又香又熟的麸子饺子,麸谐音福。我们还要给邻居送饺子,钱串子(面叶)和象征吃了有劲的油馍。证明邻里之间的友谊。

过了初二,大家得拿着红薯粉条,背着猪肉,去亲戚家串门。又细又长的粉条象征着亲情绵延不断。

到了初九,春节就将结束了,许多人要回到工作中去。春节在这时落下了帷幕。

春节的日记2

照往常的规矩,我家乡的新春大约在立春前一天就开始了。这天,家家户户很是忙碌,都要灌香肠,晒腊肉,然后贮存起来,等到新年过后再吃。

都说腊月是最繁忙之时,果不其然。一月之内要大扫除、置年货、准备过年的食物用品……每一家都不例外,可不累坏了呢!

过年的需求准备完了,也就差不多到除夕了。

三十这晚,最是团圆。人们都会和至亲的人或好友一块儿吃美味的年夜饭,好不热闹。屋里热闹了,外边儿也不闲着。不一会儿,便是鞭炮声响彻云霄。这声音不仅响,而且连绵不断,似是在提醒着人们今晚要为长辈守岁。就这样,每年我都昏昏沉沉地熬了一夜。

守完岁,就想睡个好觉?可没那么容易!正月初一这天,要早早的起床,向长辈问好、祝福呢!

清早,必是先要将早餐送入肚中。早餐,两字听起来熟悉又简单。但在我的家乡,正月初一的早餐可是有讲究的:要吃鸡蛋,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如意;还要吃菜包,象征着这一年会招财进宝;当然,吃我家乡的特产——灯芯糕是最必须的,因为这象征着一年的职业学习节节高升。

吃完这复杂的早餐,就该去给长辈们拜年了。说实话,其实我最喜欢做这“奉承”事儿了。因为,只要对长辈说句新年祝词,便可得到压岁钱和长辈给予的幸福平安,岂不甚好?

正月初一至初七,都是奔波之日。这七天,要去向每一家亲戚拜新年、话祝福。

终于,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这天。大家都将年前准备好的汤圆和腊月晒的香肠腊肉拿出来与亲戚朋友分享品尝。储藏过一月有余的香肠腊肉,此时已是色香味俱全了。就闻一下、尝一口,便是如何都无法停筷了。品尝完这至高的美味后,便该去逛庙会,猜灯谜。与朋友们开开心心地过完这新春的最后一天。

正月十六早上,已是新春离去之时。大人该去就职工作,小孩也要背起书包上学去。虽然新春过完了,可我还在回味之中……

春节的日记3

在寒假里,我经历了许多有趣的事,我真的非常开心。让我讲给大家听一听吧。

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非常喜欢吃水饺,这个假期我可没少吃呢!想一想,大年初一早晨吃的是水饺,中午吃的也是水饺,晚上吃的还是水饺,一天下来我还是没有吃够。

昨天听奶奶说明天中午包水饺,我就开心的又蹦又跳,不知道怎么形容了。今天中午我高高兴兴的就到了奶奶家了,听奶奶说她昨天晚上睡晚了刚刚起床,才把面和好,准备要包水饺。我想了想,既然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吃水饺,而奶奶很疲劳又很辛苦,还是我帮奶奶一起包水饺吧。

奶奶先教我揉面,因为揉面很简单,揉面之前需要把面弄得扁圆一些,这样才好揉;然后会看见扁圆中间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线,线把面分开后,手放在面上一直不停的揉。过了一会,面揉好了,可以把面揉成长条条,像一条长长的龙,奶奶不费一点力就把面一点一点的切开,一点点的小面团像一个个小球球,把面粉撒在小球球上,手拿着小球球的一个地方,一只手一边转着,另一只手把擀面杖也转着,一直擀到皮子变大了才可以包水饺。先把菜和肉搅拌一下,然后拿出了皮,用筷子把馅子放进皮子里,用手把皮子对准,一点一点的捏好,一个饺子就做成了。这可真不简单,我和奶奶辛辛苦苦得终于把饺子全部包完了。我都感到腰酸背痛了,终于体会到了奶奶和妈妈每天做饭的不易了。

妈妈回家下完水饺,我迫不及待的尝了一下我的美味大餐,感觉今天的水饺格外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夸我懂事了,我很高兴,我也学会包饺子,并还能替奶奶分担做饭的辛苦。

我现在明白了,做什么事情开始都会很难,但是只要用心、认真去做,没有学不会的事,像现在,以前我觉的包水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现在都会了。以后我会多帮奶奶和妈妈做家务的。

春节的日记4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是亲朋好友们欢聚一堂的日子,也是我们心中最欢乐祥和的时节。腊月三十全家人其乐融融的温馨守夜,大年初一拜年时人人都洋溢着喜乐笑容……这些都像一个个美妙又隽永的音符,刻画在我的心里。

临近春节,我们身边已然有了浓浓的年味儿。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贴上了“福”字儿、春联,挂上了灯笼、彩带等。我们家也不例外,我和爸爸负责购年货,妈妈则在家里打扫卫生,分工明确的我们欢欢喜喜地为过年做着准备。

腊月二十九上午,我和爸爸去超市买年货。一进超市门,嗬,这场面真热闹啊!简直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了。我和爸爸买了许多东西,有大龙虾、鸡翅、肉等年货,都是我爱吃的食物。下午,爸爸又带我去赶大集,集上的人也真不少啊, ……此处隐藏6044个字……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大年初一是春节的最高潮。这天,人们不许杀生。早上,要互相讲吉利话祝贺,给小孩和老人们压岁钱。从初一到十五,人们都不许讲不吉利的话。吃罢早饭,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上街头。同时,各种庆祝活动也相继举行,舞狮、篮球赛、唱歌、跳舞、下棋、射击……内容可丰富。街上人山人海,有的三五成群在逛街,有的围在庆典活动旁边观看,耳边不时响起如雷鸣般的掌声、喝彩声。

正月初二这天开始,人们便要到亲朋好友家串门拜年。

初三,大家一大早就起床,开门扫地,把扫成堆的鞭炮纸烧掉。

“人日”、“人胜节”和“七元日”都指这天——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女娲造人的日子。

汤圆一上市,春节便接近尾声。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这天晚上,有张灯结彩、猜谜踏歌的活动,突出一个“闹”字,人们还要吃汤圆,预示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过这天,春节也就过完。农民们开始准备春耕,人们又开始忙碌的生活。

春节的日记13

“火树银花不夜天”说的真不错,一到过节,特别是除夕晚上到春节当天,五彩斑斓的绚丽烟花,必定是要响彻整个夜晚,恰似不震聋人们的耳朵决不罢休。

“砰,砰,砰”天空中,一朵朵烟花绽开,大街上,人来人往,今天是除夕,当然要吃年夜饭。说到年夜饭,随着现在社会的欣欣向荣,年夜饭的水准也蒸蒸日上。不信,瞧!

什么红烧肉,清蒸鱼,炒白菜,煲鸡汤,甲鱼,黄鳝,螃蟹等等,一家人,老老少少的,围坐在八仙桌旁,你一言我一语,唠家常。还不时问问自家儿女的成绩。边说边吃,可以称得上是其乐融融了。

吃着说着,一到7点半,一场盛大的烟花盛典拉开了它神秘奇幻的帷幕,四面八方的爆竹声逐渐响了起来,一朵朵礼花绽开在空中,那深蓝色的夜空,好像是天然的背景,把那些调皮得窜上天的烟花衬托得更美丽了。当然,不止别家放烟花,我们家肯定也不会例外,只见爸爸把烟花放在后门空旷的地方,点燃后快速跑开,不到5秒,只听得“砰”一声,一束火光像脱缰的野马从桶里冲了出来,直上云霄,到了一定的高度,便又是“砰”的一声,原本小小的一个点,瞬间变成五彩缤纷的“花”,引来世界各地人们的驻足观赏。

不止吃年夜饭、放烟花爆竹(驱赶年兽)是我们的风俗,还有每年除夕晚上7点30分左右开始的春节联欢晚会,更是必看的。以前看惯了听惯了那些耳熟能详的小品,也认识了许多可以给大家带来欢笑的明星,例如:赵本山(本山大叔)、冯巩、黄宏、小沈阳、丫蛋、潘长江、郭冬临……带着疑问,今年,他们又会演绎怎样的小品和相声呢?

到了凌晨0点,家家户户的人们还要赶着上山去寺庙烧香,你一定会奇怪,这么早?其实都是这样的,为了能烧伤头一柱香,求得一年中菩萨的保佑,财源滚滚。

第二天便是真正的春节了,在这儿,也给大家拜年了,祝大家,新年快乐!

春节的日记14

“新年好啊,新年好……”一到早晨,无论老的小的个个蹿出来拜年,无论烦的愁的个个都挂着笑脸。在这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里,亲人、朋友相聚一堂似乎很困难了,而过年正就是天涯海角的游子与亲人团聚的大好时机。在外工作的友人也可以再次相聚,虽然我体会不到游子的心情,但过年时亲朋好友聚在一块玩,却也其乐无穷。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放鞭炮。终于又听到了这震耳的炮响,我的心突然长了脚,飞跃到了鞭炮上,我提起一个鞭炮用“圣火”点燃,迅速甩起手臂,“啪”的一声使我的心无比满足,觉的要和它弥散在含着火药味与鞭炮之响的乐趣中。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哈哈哈!”那崭新红钞票真令人激动,它使我激动、快乐更多的是无限的幻想。透过那刺眼的阳光我仿佛看到了毛主席正对我微笑,这就是我无限的幻想吧,呵呵。

吃午饭了,大盘小盘,大碟小碟都挤在了大圆桌上,看着这圆桌就想到了团圆,鱼肉都不重要,重要的就是“团圆”!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太阳公公也回家团圆去了,月亮姐姐来了,她不能和家人团圆,不要觉的她很可怜,因为是她淡放光芒,我们都是她的亲人,她在和我们团圆呢。到了吃饭的时候,望着满桌子平时最爱吃的菜肴,我们小孩子却一点儿也不觉的饿。大人们在推杯换盏之间,谈论最多的就是:今非昔比啊!今天的幸福生活从餐桌上最能说明问题,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天天就像在过年!

饭后,我们来到阳台上欣赏夜景。天空像一块巨大的深蓝色的宝石,月亮和星星闪闪地镶嵌在它上面。各处的灯光也次第亮了起来,万家灯火和苍穹中的“明灯”相互辉映,河水也在灯光的投照下波光粼粼,随着波浪的起伏,晃动着,闪动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倍儿就是好看。

这一天很赞但也很暂,时间如水这话一点都不错,但今天不是水而是激流。春晚开始了,许多新面孔映入我眼前,许多好歌曲传到我耳边,郝建又一次让我爆笑,我的心再次燃烧,我爱这一天,因为“团圆”因为“幸福”!

春节多么美好的节日。夜深了,烟花也都放完了,我们回到家躺在床上,却久久不能闭眼,因为那鞭炮声和大家的欢笑声还在耳旁回荡呢!

春节的日记15

盼啊,盼啊,春节终于来临了,伴随着时钟的敲响,我们又迎来了美好的传统佳节——春节。我满怀激动地呼喊着:“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么美好啊!我兴奋地在家中来回地跑着,抑制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

当我跑到阳台边时,突然,烟花飞上天空,在一瞬间,炸开了,天上礼花朵朵。有的像银色的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儿,有的像橙色的大衣,还有的像金色的太阳,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样。美不胜收!过年前,家家户户门前张灯结彩,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爸爸妈妈就忙得不可

开交。只见妈妈利索地擦洗着桌椅、门窗、地板,屋子的里里外外都被妈妈擦洗得闪闪发光,最值得惊奇的是玻璃擦得明晃晃的,看上去像没有隔着玻璃似的。再看看爸爸,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胶布把春联贴在大门的墙上,不偏左不偏右,更不偏斜,可不,爸爸贴春联的技术可是一流的。站在旁边的我,看着爸爸妈妈的举动都傻了眼。不一会儿,家里就焕然一新。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吃年饭,代表岁岁团圆。家人的团聚往往

令家里的长辈们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吃完年饭,一家人聚在一起,庆祝新一年的到来。大年三十的晚上更

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家家灯火通明,处处礼花朵朵,鞭炮声声。大家一起守岁,告别如水似已逝去的岁月,憧憬对新一年的希望。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还要放一挂鞭,叫做“出行”,代表踏上一年的脚步。初一,初二各家就要走访亲戚,四处问好,拜年,串门子。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代表岁岁平安。拜年也是亲戚朋友之间互相表达祝愿的一种方式。在初一的早晨还要放一挂鞭,这是挂开门炮,是个开门爆竹,为了祈求竹报平安,图个吉利,代表开门红啊!

春节!美好的春节,快乐的春节,人人喜爱的春节,我眼中的春节,我爱你啊!你真的—很精彩!

《【热】春节的日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