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

时间:2023-05-30 18:44:36
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11篇

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11篇

看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1

这部电影是我看的第一部印度电影,可以说让我十分震撼。电影里的爸爸年轻时是位摔跤运动员,但因为种种原因,直到退役他都与金牌失之交臂。从那以后,阿米尔·汗的梦想就从自己拿摔跤世界级金牌变成了:让即将出生的儿子替自己完成梦想。可是,天意弄人,他妻子生的四个孩子偏偏都是女儿。在他以为金牌梦即将破灭的时候偶然发现女儿们有当摔跤手的潜质,看到希望的他决定不能让女儿的天赋冥灭,像其他女孩一样洗衣过一生。再三考虑之后,与妻子约定一年时间按照摔跤手的标准训练两个女儿。而两个孩子为了摔跤,换掉了女子的裙子、剪掉了飘逸的长发,只是为了练习摔跤,并且赢得一个又一个冠军,爸爸也不顾舆论培养女儿学习摔跤,最后成为了千千万万女子的榜样。

在电影里面有很多的场景让我百感交集,更是不禁潸然泪下。特别是当我看到自信的geeta在国际赛事统统遭遇首轮淘汰,十分沮丧时,因为妹妹的劝说给爸爸打电话。当电话交到爸爸手里的那一刻,我看到geeta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啕号大哭,爸爸本来一言不发,听见女儿哭了也是泪流满面,挂下电话的爸爸立刻收拾行李,告诉妻子“我要去见我的女儿!”。因为他是父亲啊,他是 ……此处隐藏7480个字……辛格培养两个女儿成为女子摔跤冠军,打破印度传统的励志故事,凭34.5亿卢比(约合人民币3.7亿元)创下了印度影史票房纪录。

阿米尔汉饰演的辛格一家生活在闭塞的村庄,这里从来没有出过学摔跤的女孩,两个女儿吉塔和芭比塔被灌输了辛格的冠军梦想,她们忍受着极其严苛的训练和他人的嘲讽。

影片中的父亲辛格的教育方式,引来了热议。的确,所有人都要承认,他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了顶级的摔跤手,在这个意义上,他非常成功。但他既严苛又疯狂的训练方式,以及强制要求女儿完成自己未尽的事业的做法,却让有些观众不能理解,更不能接受。如此“强权式”的父亲,《今日影评》的嘉宾又会如何来看待呢?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潘若简在《今日影评》中表示:“没有最理想的父母,也没有最理想的教育,同样也没有最完美的孩子。好的教育是给孩子一个能够有自由意志的教育,让孩子有空间去选择。”

在影片中,印度的女孩子过了14岁就要嫁人,以后的生活,就是生孩子、做饭。她们的生活本来就无从选择。而辛格确实以强权的方式,给了毫无选择机会的吉塔和巴比塔一种新的可能性。

从人性上讲,父亲以自己的意志行事,不可取。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特殊的社会环境,女性的社会地位,使得父亲必须根据孩子的天赋来为她们谋划未来。以及,最最关键的一点,父亲其实做到了因材施教,毕竟他看出来了女儿们摔跤的天赋,并不是无由来地瞎折腾。

甚至可以这么说,父亲其实是难得的伯乐,因为他真的知道,自己的孩子就是摔跤的材料,不培养是浪费人才。虽说很苦很累,但是总比孩子一生碌碌无为、浑浑噩噩要好许多,他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并没有错,因为孩子有这个天赋、条件,其次为国争光就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地接力下去。

《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11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