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 观后感

时间:2023-05-14 07:32:32
《铁人》 观后感

《铁人》 观后感

看完某一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铁人》 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铁人》 观后感1

这几天,公司组织我们观看了《铁人》这部电影,让王进喜这个我们从小就听到的名字更加清晰的出现在我们面前,时间也彷如回到昨天,那时的沙漠,戈壁,那时的艰苦环境,使他的事迹深深震撼了我们的心灵。

我们小的时候,就在不断听到王进喜的事迹,宁肯少活二十年,拼死拼活也要拿下大油田,这也是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但是感受却远远不及看到画面。影片就再现了那段历史,在影片的开头,一列破旧的火车把王进喜和他的钻井队从甘肃玉门油田拉到了大庆。作为石油大会战的主力军,王进喜和他的队伍肩负着让新中国甩掉贫油帽子的希望。荒凉,艰苦是影片的背景。但钢铁意志的王进喜却没有退却,1205队的钻机到了,没有

吊车和拖拉机,汽车也不足。王进喜带领全队工人用撬杠撬、滚杠滚、大绳拉的办法,人拉肩扛把钻机卸下来,运到井场,终于把40米高的井架竖立在茫茫荒原上。井架立起来后,没有打井用的水,王进喜组织职工到附近的水泡子破冰取水,带领大家用脸盆端、水桶挑,硬是靠人力端水保证了按时开钻。房东老大娘的话,很好的表现了王进喜的这种精神,那就是铁人。

事情没有变得一帆风顺,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后,王进喜的腿被滚落的钻杆砸伤,他却顾不上住院。拄着拐杖缠着绷带连夜回到井队。第二口油井在即将发生井喷的危急时刻,没有水泥搅拌机,水泥沉在泥浆池底,王进喜便扔掉双拐,纵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在他的带动下,工友们也纷纷跳进入,经过奋战,井喷终于被制服,保住了油井和钻机。

随后,三年自然灾害的来临也没有打垮王进喜钢铁般的意志,他想尽办法激励队友,省出自己的口粮。使工作能继续进行。

这些在现在的我们看来,就像是一段奇迹,虽然现在的环境不再有过去那样艰苦,可能也不再需要我们人拉肩扛的作业,但是王进喜的铁人精神却是不断时代如何变迁都应该学习的。铁人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我们要深刻学习王进喜的铁人精神,在工作岗位上发扬铁人精神,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用实际行动做好本职工作。

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想想铁人精神,我们遇到的困难就感觉变小了很多。想想铁人的话语,坚持,是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要做到的。影片中穿插的年轻的石油工人刘思成的片段就很好的体现了,铁人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永恒的价值,是我们永远要学习的内容。

因此,让我们会牢记这种精神,并运用到工作当中,勇于面对并战胜各种困难。

《铁人》 观后感2

最近公司组织观看了《铁人王进喜》的影片,影片通过两代石油工人的工作和生活来讲述了铁人的坚定意识,起初的黑白影像仿佛将我带回到过去那段坚苦岁月,能够感觉到他们真的很艰辛,但他们却传达出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那就是不管怎么艰难都不放弃。当时人们的思想很单纯,从不掺杂其它自私的想法,只要有了目标,就奋不顾身的去努力达成目标,而且把国家的需要当成自己最大的使命。可能当下的人们会认为他们有点傻,说那么苦,自己却得不到一点好处,这可能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悲哀吧!生活逐渐好了,但人们的那份纯真,朴实的生活态度,却渐渐离我们而去了,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活着,并不是说这样不对,必竟那个年代和我们现代的社会背景完全不同,不是我们在改变,而是社会也在改变,但在这个时间我们通过看这部影片,是不是应该反醒一下自己,不论社会怎么改变,我们的身体里还是应该有那么一种精神的,否则我们的前辈为了我们后代的幸福生活而流下的血和汗,不就是白流了吗?给我们创造了富裕的生活,但是人们都变得自私了,我想这可能并不是他们想看到的吧?

戏里还有一个情景对我触动很大,就是铁人王进喜在誓师大会上的那一番讲话,非常地感人。把作为一名中国人那种真挚朴素的爱国情感,表现了出来;把一个共产党员,敢于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境界表现了出来,让人很受教育。在21世纪的今天,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在世界各国紧密交流的今天,金钱最大化,物质最大化,变成了我们的追求,太多的人忘却了国家,忘却了民族,眼里面只有自己,只有个人。共产党员,数量在增长,可是质量却没有成正比,在这种时刻,真的应该反思了。

作为一名当代没有经历过去那段坚若岁月和战争的党员,无法亲身去体会那份艰辛,但我们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出这种精神,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吃苦耐劳,不要光在形式上入党,而且也要在思

想上真正入党,我们可能不会做像前辈那样伟大的事情,但我们至少要在生活和工作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起码认真工作,认真生活,珍惜前辈们给我们创造的幸福美好生活。

《铁人》 观后感3

茫茫沙漠,石油汉子日夜不歇;酷暑冰霜,一路挫折勇往直前;饥寒交迫,报效祖国永不言苦……我看着看着银幕上的《铁人》,不知不觉地被吸引了,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的荒漠,饥饿和寒霜袭向我瘦弱的身躯。电影里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场面,我都牢记在心、历历在目。这一切的一切,让我铭记至深,感动至深,思索至深。

渺无人烟的沙漠,无边无际,大雪纷纷,狂风萧萧。大伙儿喝进的是冷风,吐出的是白烟,穿破衣,吃稀粥,躺地板。没有现代化的设备,仅有一双双粗糙的手。40多吨的庞然大物,全靠一股股蛮劲。当钻井将要垮下的千钧一发之际,王进喜奋不顾身地跳进冰冷刺骨的水中,当起了“人肉搅拌机”。他瑟瑟发抖,任冰般的霜水侵袭着他,为了钻井的成功,为了祖国的发展,他熬住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熬住了!说他是铁人,他没有铁的身躯,却有铁的灵魂,铁的胆魄,铁的坚韧!黑白变成了彩色,昔日换成了现代,时空穿梭了数十年,但不变的,是铁人坚如铁的精神。刘思成,“小知识份子”刘文瑞的儿子,为了完成父亲的重托,不知疲倦地工作。无论日日夜夜,无论春夏秋冬,干完了自我的,便去干别人的。无数人嘲讽他是“傻子”,他不屑一顾,坚持心中的信念,继续向前、向前……

从牙牙学语起,一切都是鸟语花香,我在小溪里安逸地畅游,无忧无虑。没有一望无垠的沙漠,没有饥寒相迎的考验,我的心早已淡化了。但,漫漫人生路,永不会风平浪静,总会有困难,有挫折,有失败。淡化的心就如惊弓之鸟,只能望而却步,在岔路口徘徊、徘徊,等待着更大的失败……优胜劣汰是永恒的,失败者定被淘汰,成功者继续拼搏。也许,自我的起跑线被拉远了,只能看着别人展翅高飞。可,懒造就虫,勤造就龙。培养出铁的精神,在失败面前永不放弃,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听狂风怒吼,迎波涛汹涌。那么,毫无疑问,你将是胜利者!走出去吧,走出家门,走出世界,走出宇宙,当你披荆斩棘,用铁的精神战胜一切困难,成功的彼岸便近在咫尺。

入睡了,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息。我仿佛也成了一个铁人, ……此处隐藏5691个字……未泯灭,他在新时期的石油工人身上得到传承和延续。

在那食不饱穿不暖的岁月里,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们,他们的理想和目标就是振兴国家的石油事业,为此可以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看完影片,回过头来看我们,在经济危机时刻,在企业举步艰难之际,这种铁人精神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让我们大家向铁人王进喜学习,拿出铁人的干劲,拿出铁人的坚韧不屈、艰苦奋斗、不肯服输、忘我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与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铁人》 观后感11

20xx年7月10日,我有幸的观看了《铁人》这部新时代的电影,影片通过简述两代英模为祖国能源事业的发展创业拼搏的故事,歌颂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工人阶级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铁人》震撼了我,英雄的气概感染了我。

影片中,石油大会战期间,铁人的脚被砸伤了,但是他还拄着拐杖,坚持奋斗在工作一线,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钻井发生井喷,可是又没有重晶石粉压井,铁人当机立断,采用水泥压井,投入了大量的水泥,但池内的水泥一时也不能和泥浆混合,铁人不假思索,扔下拐杖,奋不顾身的跳进泥浆池,用自己的身体搅拌泥浆,在他的带动下,在场的工人也都纷纷跳入泥浆池中 ,井喷终于止住了,铁人却病倒了,正是在困难面前,让我们看到了一股豪情,一个有血有肉的硬汉子场景。

“北风当电扇,大雪当炒面,天南地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铁人这种以苦为乐,不向恶劣环境低头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我,铁人“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气冲云天。在地位和荣誉面前,他掷出了“我要的是工人阶级的地位,全国人民的荣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上的地位。”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铁人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

感动中,我学到了人生的价值观,“财主跟财主比钱,举人跟举人比写作”,我们比给地球戳洞,比谁戳的直,比谁油浆子喷得快,铁人就是用这样的价值观指引着他做人,并感动着我学会坚强,当时,会战设备不足,铁人带着他的团队用人力将数顿重的泥浆泵拖上井架,在整齐的号子声中,大绳却接二连三的断,眼看着功亏一篑,铁人站出来了,于是,挺直了的石油工人用脊柱战胜了危机,“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好抖三抖”,感动中,我感到了温情,最器重的徒弟在困难面前党了逃兵,他疯了似的四处寻找,当在火车上找到了,徒弟泪流满面的说,“师傅,我熬不住了”,铁人嘴里吼着:“熬不住了就给我滚”,手里却把当时十分珍贵的三各馒头和一袋干粮塞进了徒弟的怀里。

铁人的事迹深深地感染着我,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肩负着保护人们健康的使命,更要有“铁人”的精神,“铁人”的信念和“铁人”的追求,特别是在金融危机面前,在甲型H1N1流感肆虐的考验下,我应该再拿出铁人的拼搏精神,自觉履行医务人员的任务和责任。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危险面前不畏惧,振奋精神,坚定信念,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社会贡献力量。

《铁人》 观后感12

大庆人都听说过:“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苦难也不怕。”大庆石油工人的楷模就是令人敬佩的铁人王进喜爷爷。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铁人纪念馆门前。

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雕像,那不正是投身工作忘记吃饭的;遇到困难永不退缩的王进喜爷爷吗?他的后面不正是那象征着王进喜爷爷47岁的47个台阶吗?我走过去,一步、两步、三步??我迈着轻快的步伐,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踏上了着47个台阶。

到了馆内,首先是一个硕大的屏风,上面刻的是王进喜爷爷带领几名工人奋斗的场面。我真佩服王进喜爷爷啊!我们上了楼,到了一厅,先是王进喜爷爷留下的格言,其中一句我的印象最深的是“我小时家里穷,我就给别人放牛,我知道牛脾气,牛总是付出的多,享受的少,所以,我要为革命当一辈子的老黄牛!”这句话体现出王进喜爷爷生前是多么的热爱革命呀!里面一件陪伴王进喜爷爷一生的破烂不堪补了又补的羊皮袄也让我记忆犹新,如果换成了我,换成每一位同学,都不可能穿这样的衣服。这样我更加敬佩王进喜爷爷了。

到了第二厅,我看到了那一台摩托车,那是王进喜爷爷得奖时得到的。我还从妈妈口中得知,那时,王进喜爷爷的住处离工作的地方很远,每天王进喜爷爷起的最早,睡的最晚,而且每天要走二十多里路那。我想:有了摩托车该不用那么辛苦了吧!在二厅,我还看到了那时的学校,里面灯光很暗,但黑板上方的八个大字非常明显“好好

学习,天天向上”我为他们破旧的学校感到震惊!

最后,我们走进第三厅。在哪里,我了解了王进喜小时候的情况。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母亲生下了他,很高兴,便按习俗把他称了一下——十斤。父亲便管他叫十金娃。可长大却又黑又瘦,便改名为王进喜。王进喜爷爷三岁时他父亲便去世了,六岁便上山砍柴换钱了,七岁就给地主放牛,经常被地主骂,常常吃不着饭。看到这,我为王进喜爷爷感到悲伤,如果他生活在这个年代,早是被家人宠着的心肝宝贝了。

假如王进喜爷爷还活着,我就会站到他的面前,大声喊道:“爷爷,您是我们的骄傲!”

《铁人》 观后感13

昨天单位组织大家观看电影 铁人,“铁人”对我们大庆人再熟悉不过了,从小我们就在他的熏陶下长大,我们看的第一部反映石油工人的影片就是?创业?,影片里周挺山的形象牢牢的印在了脑海里,也许,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故,我们对“铁人”的:“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和“有条件要上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经典绝句,从没有那么深刻的打动过我们的心,更没有对这两句话有过更加深刻的剖析。

在同事的生拉硬拽下,我被迫座到了电影院,一开场就被大庆六十年代的冰天雪地的艰苦环境所吸引,影片生动再现了老一辈石油工人为摔掉我国贫油的帽子,忘我的拼搏的精神,和新一代石油工人所要肩负的历史使命,以“铁人”为代表的石油工人用他们的满腔热忱,用他们的血肉之驱,诠释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献身精神,“铁人”那质朴的闪光的话语,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他说:“我们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是什么?是家里的儿子,我们要做这个家里最孝顺的儿子”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母亲的孩子,我们在家里面都有兄弟姐妹,我们都知道最孝顺的儿子是什么样,那就是无怨无悔,无私的奉献,以“铁人”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工人,是我们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最孝心的儿子,用他们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献身精神,在松嫩平原上开发了大庆,添补了中国历史上贫油的空白,今天的大庆繁华似锦,高楼林立,一个现在化的工业大都市屹立在平原上,那高耸如云的钻塔,轰隆作响的磕头机,预示着大庆的未来会更加的美好,做为新一代的石油工人感到无比的自豪,然而,我们从没有象今天这样感到肩上分量,老一辈石油人用血肉铸就的大庆油田,铁人精神,我们将怎么去发扬,怎么去光大,我们将怎么去建设大庆,发展大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我想,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每一位大庆人,都应该去反思一下“铁人 ”那句质朴的话:“我们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是家里最孝顺的儿子”

你是孝顺的儿子吗?怎么做才算是最孝顺呢?小兵张嘎电影观后感居安思危观后感参观铁人纪念馆有感

《《铁人》 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