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弟子规》学生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弟子规》学生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弟子规》学生读书笔记1
同学们,守信很重要,你们做到了吗?
《弟子规》中“凡出言信为告炸与妄奚可焉”中明白,说出的话,要努力做到,不能反悔,我做到了。
一次,一位朋友借了我一本《童话故事》,那位朋友说:“下一星期还书(当时星期五)。”我说:“可以。”可是,由于那本书的故事多,他很不可思议地说:“你确定。”我说:“我确定。”他才把书给我,到星期一,我把书还给他,他高兴地说:“你这么守信,以后,我会经常借给你书的。”我笑了一下,走了。
同学们,守信对人很重要,我们一定记住呀!
《弟子规》学生读书笔记2
《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中知道了:父母亲教育我们时,我们要毕恭毕敬地听,父母亲责备我们是,我们不能跟父母顶嘴。
再联系生活中,妈妈说这一点我做的很不好,在一次考试中,我成绩很好,奶奶奖励给了我50元钱,说让我买书用,可是,我口馋,用10元买了一个馍和一包糖,回家后,爸爸检查我的零花钱,发现我花了10元钱后,就说:“刚开始是1元、2元,后来5元、现在10元,你是越来越敢自己拿钱花了,以后是不是50、100你都敢拿,在你拿钱的时候,要先给你妈妈说一声,你知道吗?”
我一直不说话,以后我一定会勤俭节约,要先给妈妈说,然后再花钱。
《弟子规》学生读书笔记3
读《弟子规》有感读完《弟子规》,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句是:“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记得有一次我喝水的时侯,由于杯子没有拿稳,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当时我想:“这回可惨了!爸爸回来一定会狠狠地训我一顿的。”等爸爸下班回来,我一直躲着凶,没有告诉他杯子摔碎的事。爸爸知道后,并没有象我想象的那样,而是跟我说:“一个人一生都会有做错事情的时候,一些无心之错,只要认识到错了,以后引起注意就可以了。你摔碎杯子不敢告诉我,说明你已经认识到自己错了,我就不会再批评你了,怕的是犯了错误而自己认识不到。”
通过这件事情,使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一个人不经意间做错了事,而自己又认识到并加以改正,是可以原谅的;而存心去做错事或做错事不去改正,就等于是错上加错,是不可以原谅的。”
《弟子规》学生读书笔记4
读了弟子规后,使我深受教诲。今天我要践行弟子规。
吃午饭时,我看见妈妈还站着,我就想到了“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如果长辈还站着,晚辈不应先坐下;长辈坐定后,允许我们坐才可以坐下。于是,我等妈妈坐下,对我说:“坐下吃饭吧!”我才坐下。
开始吃饭了,我想到了“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对饮食不要挑剔偏食,而且要适可而止,不要吃过量。我就把蔬菜、土豆和肉都夹在了碗里,吃饱了,我就把碗筷都收拾好,端进了厨房。
晚上睡觉时,我换上睡衣,我想起了:“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到污秽。”帽子和衣服应当房子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皱弄脏。我就把我的衣服全放在了床头的凳子上,准备睡觉。
今天我收获不小,学习又践行了弟子规,很开心。
《弟子规》学生读书笔记5
在我们上小学开始,我们就开了国学课,第一册国学书的内容就是弟子规。我小的时候也知道弟子规,但内容不是很理解。自从学了这门课我知道了很多道理。像有好几次爸爸教训我的时候,我都对他说的很不以为然,感觉他说的不对。读了“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我就脸红了起来。还有每次吃饭的时候,爸爸、妈妈还没坐下,我就已经开始吃了,这样是不好的。“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这就是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弟子规》里面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细细品味,认真学习。
《弟子规》学生读书笔记6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他的名字叫《弟子规》。这本书讲的是做人的基础,要孝敬父母和尊敬长辈。要认真学习,诚实做人。要热爱劳动,整洁卫生。
孝顺篇:是讲要孝顺父母和长辈,还要爱护帮助比你小的人。
尊长篇:就是讲的要尊敬长辈,比如说,在坐下或走的时候要让长辈先,自己后。大人叫你的时候是应该及时回答的,不能慢慢吞吞,或不回答。
慎行篇:穿衣服的时候,要穿的整齐,在小时候是不能喝酒的,早上起来的时候,应该叠好被子,才能下床。下床之后,还要刷牙和洗脸等。
交往篇:做人是不能胡说八道的,而要诚实,也不能撒谎说谎话,做事的时候不要急。
学习篇:在学习的时候,是要一心一意的,而不能三心二意。在看书的时候要安静,而不能吵闹。在写字的时候要写得漂亮,而不能写的很丑陋。借来的书,看完的时候,如果还想看的话必须先还回去,再借来看。
这本书是教我们怎么做人的。希望同学们都认真的读,认真的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弟子规》学生读书笔记7
《弟子规》是根据《三字经》编写的。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像画画,让没有绘画基础的孩子发挥想象创作是不会创作出一幅优秀的作品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凭着自己的意愿任意胡为,那他不会被别人接受,他的人生不会快乐。我也没有接受过正规传统文化教育,在学习了弟子规后,我就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在正确理解古老地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这块文化瑰宝传承下去。真心希望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从我们班级教育的一点一滴做起,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算起来,真正意义上接触传统文化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其实,这么算也不见得正确,因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毕竟,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就好比我的一位语文老师讲的“无论世家子弟还是山野村夫,无论略识文字还是一字不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显现儒家文化的教养”。这句话,我是感受越来越深。一种思想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这里的人民哪里还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呢?虽然传统文化在近代屡遭浩劫,她还是在中国大地上有很强的生命力。
在我看来,《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所谓弟子规的规,也就是规范的意思。本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们现在的人,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特别是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学生读书笔记8
假期时,我按照老师的安排,学习背诵了国学文章《弟子规》,文章中虽然有很多的意思不太明白,但也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自己也按自己的理解,做了很多事情。文章中印象最深的是:弟子规 圣人训 守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和长辈,关心爱护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道德的人,向他学习。假期中,我做到了尊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听他们的话,为他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今后,我会更多的学习《弟子规》中的知识,更好的理解。
我觉得学习国学,就是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能让我们更文明,更有礼貌,更懂事,更有利于我们现在的小学生成长。所以我以后要多读书,特别是国学方面的书,多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等我长大了,好做一个传播中国国学的学者。
《弟子规》学生读书笔记9
最近我又翻读了一遍《弟子规》这本书,读完后,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小故事就是其中的《三人成虎》。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庞葱对魏王说:“大王,如果一个人禀报说街市上出现老虎,您会相信吗?”魏王不假思索地说:“当然不信。”庞葱接着问:“如果两个人对您说街市上有老虎出现呢?”魏王说:“我会将信将疑。”庞葱继续问:“如果三个人都向您禀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呢?”魏王说:“我会相信的。”庞葱感慨地说:“街市上没有老虎是很明显的事,然而只因为有三个人连续向您禀报,你就信以为真了。愿大王不要误听谣言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谣言止于智者。不了解真相的时候,就不要轻信,也不要轻易传播。一个人说的时候没有人相信,但是说的人多了,假的也就变成真的了,容易误导别人。我们要做个聪明的孩子,学会明辨事非,对于不懂或不了解的事,不能听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而应该多方求证,不要被谣言迷惑。
就像上个学期的有一天,校园里就一直有传播,有一个同学在校门口被人拐走了,下落不明。他们还说被拐走的孩子还有可能会打成残废,当乞丐什么的。搞得同学们都非常害怕,就怕下一次人贩子把自己拐走了。后来才知道,那个同学并没有被人贩子拐走,而是他自己和家人闹别扭,自己一个人走回老家了。
这就是弟子规中所说的:“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弟子规》学生读书笔记10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读了《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一句。
妈妈给我讲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呼唤时,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答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要推辞偷懒。妈妈问我:“你能做得到吗?”我听后深感内疚。平时只要爸爸妈妈叫我,我都会假装没听见,只顾玩我的。妈妈要我去做事,我会毫不犹豫地说让爸爸去做。爸爸说让我去做事我会说我又不是你的仆人。
读了《弟子规》,让我明白了自己以前是那么不懂事,要听爸爸妈妈的话,不要让爸爸妈妈伤心,做一个勤劳懂事的好孩子。这也是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表现。
《弟子规》学生读书笔记11
最近读了一本叫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很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我读完后的感受吧!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相处,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为我们高兴,我们也会更快乐。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要计较小事,这样人会变得快乐。
《弟子规》学生读书笔记12
今天我阅读了《弟子规》。
故事的名字是《代父从军》,里面讲述了花木兰是位女子,一天,匈奴又要进攻中国,皇帝就颁布诏书,去中国各地发布消息让以前的老兵上战场打仗,花木兰爸爸的腿受了重伤不可以打仗,但是,时间紧迫所以花木兰只好女扮男装混进军营,他在这支队伍里战了二十三年,都没有一个人发现他是一名女子。花木兰面对名利从容淡泊,她只想回家照顾父母。她是一个勇敢、淳朴、有孝心的女子。
读了这篇故事我懂得了要谦让女孩子,也不能欺负女孩子,但是,女孩子也要勇敢,不可因为一点小事而退缩。
第二篇故事是《杜林与古文经学》,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位勤奋好学的小朋友,他叫杜林,他家很穷,但是有许多从别人家借来的书,还拜访张竦为师,当时的人称他为“通儒”他知识渊博,去全国各地拜访,他回来时发现有两个人在自家院子里,其实他俩是来拜访杜林为师,杜林怕那两个人把他的秘籍宝典烧掉,就让他俩每年来一次。
这个故事告诉我了一个道理,要勤奋好学,爱护书籍,爱读书,长大才可以做对祖国有贡献的人。
《弟子规》学生读书笔记13
家庭安定,国与兴邦。一个家庭的组成一定要建立在伦理道德的基础上的,而人伦关系中首正夫妇。夫妻之间不和谐,会致使婚姻的破裂,而离婚率的攀升,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教育,从而带动犯罪率。当犯罪率高时,再有钱、有地位,也不会有安全感,社会治安不好,源自于家庭,婚姻不好源自于没有学孝道。
《孝经》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德行的根本,孝没做到,恩义、道义的人生态度就没法形成,就会长利害。《孝经》又曰: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就是说不爱自己的父母,而爱护他人,是违背德行的事。因此,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社会是个大染缸。不学好的,一定会学坏的。那么,我们身为父母,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什么好的给我们的孩子呢?
让孩子从小接受圣贤的教诲。《中庸》里面讲,物之终也。至诚可以感通,真诚的言语和行为,不会因为时空而改变他的影响。正如孔老夫子、范仲淹的精神,永远垂范后代。因此,孩子从小知道用真诚、用爱心经营他的人生,从小有人生格局、有智慧,就会减少摸索,相信他会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
无论是一个教育者,还是身为父母,教育最重要的就是以身作则,也就是当孩子的好榜样。正所谓,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大学》里有句教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就是修养自己的德行和行为。而学问则贵在力行,学一句,做一句,让孩子从小深刻感受父母的言传身教,从小在圣贤文化的熏陶中成长,从小就懂得了培福、积福,为社会造福。有一颗为人着想的心,那他的福分将会伴随一生。
《弟子规》学生读书笔记14
接受近二十年的国家教育
成绩名列前茅
重点大学硕士学位
在全国最好的科研单位实习
······
对于一个整天研究外文文献,接受西方科技教育,崇拜美国自由的人而言,国学意味着八股文、之乎者也这些令人费解的文章,各种不人道的条条框框、心理折磨,是古代统治者用来驯服民众的工具。是的,在未了解之前,它已经被我贴上了“腐朽”、“霸道”、“落后”的标签,真是应了那句“主观臆断、妄下定论”,现在想来有些无知。
20xx年6月,从南京风尘仆仆的返回石家庄,想在石家庄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打造属于自己的世界。也是那个时候,在正奥医药接触到了弟子规,每天晨读,语速超快,第一次都跟不下来,由此可想,正奥员工对弟子规的熟悉程度。通过了解,正奥的董事长秦总对国学甚是痴迷,不惜拿出重金鼓励员工背诵弟子规,只是因为自己受益匪浅,通过背诵将大家领入门,每日践行,有机会接受中国国学带来的好处。
出身传统家庭的我,从小至今,出门前总会告诉家里人,“我上学去了”或者“我去***家玩去了”,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妈,我回来了”,这似乎是一个规矩一样,也许这就是家庭教育。现在我在《弟子规》中,看到“出必告,反必面”这句话,才知道原来这条规矩出自此处,原来我一直在践行《弟子规》,只是由于无知而未知。
《弟子规》学生读书笔记15
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这点你们做到了吗?
《弟子规》中“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这几句说的是做事要认真,不能马虎,但是我总是匆匆忙忙地做事,改不掉这个坏毛病。
有一次,从补习班回来,我想看电视,于是就飞快地写,英语字母写的也不好,以为都写完了,就开始看电视,到了补习班,老师检查作业,突然大吼起来:“仝悦,你的作业怎么回事,英语字母写的不好,还少写了一项作业,并且家长还没签名!”我不敢说话,低着头,心想,下次可得仔细点,真丢人呀!
以后,我再也不敢这样写作业了,作业做得一塌糊涂,还得挨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