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后感

时间:2023-01-15 22:31:40
《三体》读后感合集15篇

《三体》读后感合集15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体》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体》读后感1

《三体》是一篇科幻小说,这是我从未看过的小说题材,但朋友强烈推荐我就翻来书本看了。第一次花了2个小时只看了20多面,很慢,因为里面有很多生涩的词汇和我不理解的内容。但第二次当我读到王淼进入《三体》游戏时,游戏里面的内容真的吸引到我了。

《三体》游戏中出现恒纪元(太阳有规律的升起落下)和乱纪元(太阳没有规律的升起落下),在乱纪元中人们为了躲避寒冷或是酷暑,会自动脱水,变成干纤维,还可以折卷携带着,放入干仓,等恒纪元出现时就放入水中浸泡就可以活过来了。有的放在干仓在乱纪元中被老鼠咬断手指的,咬到腿的,等活过来后还在河里哭。读到这里真的觉得很有意思,作者的想象力真的太令我惊讶了。

王淼在拍照冲洗照片时出现的那串幽灵倒计时也是很科幻的。随着王淼为了解决这个倒计时的问题,慢慢接近科学边界这个组织,再在《三体》游戏中得到的启发,和红岸基地成员叶文洁的描述,谜底慢慢的揭开了。

叶文洁经历了“文革”,亲眼看着父亲被打死,再到后来在大兴安岭被陷害而入狱,最后杨卫宁和雷志成把她带到了红岸基地,开始了外星文明项目的研究中。叶文洁发现了有外星文明,他对这个世界失去了信心,他希望外星文明能来这拯就地球文明。在遇到伊文斯后她开始成了地球三体活动的领导人。同时,在三体世界里,三体人也是进行着自己的文明和科技发展,想占领地球……

《三体》是游戏,《三体》是另一个星球的名字,地球三体运动是地球上反对地球文明组织的一支叛军。文章中很多词汇和科学知识是我根本不懂的,但不影响我对文章故事的喜爱。前面很多的疑问在后面的内容中慢慢得到答案,很喜欢史强的终极定理:邪乎到家必有鬼(有人捣鬼)。

一直都觉得科学家真的很伟大,很神秘,还是那种代代相传的职业。文章中人物都是物理,数学,天文,军事等科学家,是我连想象都想象不出来的领域,每每读着,就感叹作者不愧是高级工程师,不然也写不出这样的内容来,想象力也是惊人的,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了世界水平。

《三体》有三部,我只看了写第一部,想看后两部,想知道最后地球和三体如何了。又不想看后两部了,对于我来说,很多科学知识真的很晦涩难懂,后两部的科学知识是不是更多了?

《三体》读后感2

这个寒假里,我无意中读到了一本名叫《三体》的科幻小说。从翻开的那一刻起,我就深深地感受到它的无穷魅力。

在《三体》中,我了解到“面壁者的计划”、“破壁者的能力”、可展开到九维的质子、可让人穿越时空的三体游戏、能秒杀100架宇宙飞船的水滴……每次看到这些不同于我平日里接触的事物时,我都情不自禁地赞叹,正是作者刘慈欣伯伯那宽广的知识面、严谨的科学理论基础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才使我这样的小学生读起这本《三体》来,也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反而妙趣横生,摄人心魄。

听说这本书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的作品,这真是太了不起了!它讲述了在我们地球上一个特殊的年代里,我国科技人员叶文洁一段悲凉的人生经历,使她心中一直存在着人性的“恶”,也使她对人类的本质彻底地失望。当她无意中发现了外星信号后,她希望那个遥远的“三体世界”可以来消灭掉地球上的“恶”,给地球带来更好的文明。她本来坚信地球必须要等更强大的文明来拯救,可是当“三体世界”真正地来到地球后,带来的却只是毁灭和灾难,这也给叶文洁带来了一生的悔恨——原来在宇宙法则面前,人类是如此的脆弱渺小,然而即使是渺小的人类,依然千方百计地努力寻找能在宇宙里活下来的方法。

虽然《三体》是本科幻小说。但正是因为作者在书中描写了对于历史的思考和未来的展望,才让我们感觉到身临其境,常常充满了许许多多的现实感。仿佛下一刻,人类就会与三体人相遇交锋。读后感·这也让我们开始深深地思考:人类自身的傲慢,会不会才是可以毁灭自身的主因?而“外星文明”、“三体世界”不过只是一种我们走向灭亡的催化剂。了解到这些之后,人类将该何去何从?怎样才能在宇宙里和别的文明(物种)共处?

读完《三体》,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应该始终谦虚谨慎,努力学习,发展自身,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如果发扬真善美,恶就会无隙可趁。万一哪天,真有三体这样的高级文明降临,我们人类也不会惶恐无助,正如书中史强所说:“你看,那蝗虫虽然不断被人类消灭,但却从不会真正消失”。

谁说不是呢?有限的生命尽头是无限的宇宙。宇宙如此之大,未知的东西太多,即使渺小如我们,只要愿意,也可以探索出一个无限伟大的世界。

《三体》读后感3

我第一次看《三体》是在去年冬天,那是一个周末。

妈妈其实很早就买了这套书,而且妈妈总说很快就看。我本来很期待和妈妈一起阅读,但是妈妈总也不看,结果我等得不耐烦了,就自己先看了。

我最先看的是《三体3》,其实应该先看《三体1》的,但是我当时是闭着眼睛随便抽了一本,结果就抽到了《三体3》。

《三体3》的女主角是程心,男主角我也不太确定。一开始,我认为是云天明。后来,我又以为和《三体2》的男主角一样,是罗辑。再后来,我又认为是关一帆。其实,我一直都不太确定。

故事从程心收到一颗云天明送的星星开始,那颗星星的名字,哦不对,是编号,叫dx3906。对于这件事,有人衷心祝贺,有人却嗤之以鼻。

为了探测三体舰队超前的科学技术,需要把人类送到三体舰队那里去。为此,程心想了一个办法,叫“阶梯计划”,可以把一个人送到奥尔特星云去侦察三体舰队。但有些不理解的人认为程心应该回到大一,去算算“推重比”的作业。不过看到这里,我就看不明白“推重比”是啥东西了。程心当时就反驳了那些人,又解释了原理:先用普通的推进方式把飞船送到核弹轨道的边缘,通过核弹推进,将人类最终送到三体。但实际上这种办法只能承载很轻的重量,就是一个人的大脑,最终是送了云天明的大脑过去。

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云天明终于有了消息,三体为云天明复制了一个身体。这种方法如果真的可以实现的话,就可以用来治疗那些得了绝症的患者。如果在那些伟大的科学家身上使用这种技术,就可以让他们永生,那么人类的科技发展一定会比现在快很多倍。

在《三体3》里,最终三体被毁掉了,而地球从三维降成了二维,在这两个文明里见证最后一刻的只有三双眼睛:女主角程心、关一帆,还有机器人——智子。程心和关一帆从智子建的小宇宙里回到了大宇宙,而他们留在小宇宙里的小鱼生态球和小漂流瓶作为见证旧宇宙的眼睛,留给了将要来这里探索的未来智慧文明。

《三体》无疑是一套很伟大的作品,作家刘慈欣为我 ……此处隐藏7268个字……体》读后感13

刚读完《三体》这本比较流行的科幻小说就带给我一种久违的激动,《三体》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深邃且以为深长。《三体》这本书讲述三体文明与地球文明之间的碰撞,三体作为外太空另一个可适宜生物居住的星球同样也居住着三体人,三体人把地球人当作敌人,地球人却对他们的看法褒贬不一于是地球上展开了一场人类关于三体的激烈斗争。

对于我一个理科高中生而言,由三体问题引出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样的世界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文明,这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人类不断去探索宇宙的奥秘,然而真谛又何在?宇宙如此之大,外星文明又是否真的存在?科学的发展是否会有上限,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和旅行能否突破银行系的范围?小说的内容,不禁让我对这样的问题去思考。当我再一次抬头仰望星空,感觉意义都变了,繁星点点在这无穷的宇宙之下,星星是多么渺小,而自己却又是更加的渺小,就像里面有句话说“我们都是阴沟里的虫子,但总还是得有人仰望星空。”是啊,人类是那样的卑微,但《三体》并不是想告诉我们自己是多么的微不足道,然而我更相信另一句话“地球上存在着虫子,你踩死了他们,却从未战胜他们。”个体的力量是多么微小,然而群从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相互理解,相互认可,我们才能团结集体,尽管威胁来的多么猛烈和强势。

我个人认为这本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在描述叶文洁过去的往事时,对人生的讨论。叶文洁但是处在文革时期,站在历史的角度看,文革的确摧毁着人性,在那时人们迷失自我,叶文洁迫不得已向三体世界发送信息,企图想用三体文明拯救地球文明,可以看出他对人性的绝望。不难看出叶文洁在当时的影响下也做了一个疯狂的举动,正如小说所说:“在疯狂面前,理智也是软弱无力的。”到那时,尽管理智在疯狂面前多么无能为力,如果能在疯狂的环境下保持理智,也是一份十足实在珍贵的事。在作者笔下,叶文洁的精神和思想与当时文革的情况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最后,不得不说一下三体游戏。三体游戏主要是信奉三体教的人开发出来的,三体游戏在小说也是精妙绝伦的。墨子,秦始皇一同出现在同意时间。世界上,这真是跨时代的对话。在三体世界中,恒纪元与乱纪元相互交替之间的规律,皆以失败告终。其实不难看出,三体游戏正是三体世界的真实写照,三体人在三体世界中经历如痴绝望,又怎能不对一个恒纪元的世界充满渴望呢?正因如此,那颗蓝色的星球是他们深深挂念和所期盼的。

《三体》读后感14

我们都是阴沟里的虫子,但总得有人仰望星空。

——题记

作为一部科幻小说,它带给我的是对宇宙深深的震撼和敬畏。

我们都有过仰望星空的经历,却从未想过光年之外的世界,是否还有与我们一样有智慧的生命体。好吧,我相信一定有的。

给岁月以文明,给时光以生命。

《三体》讲述的,是在文革时期一位对人类绝望的物理学家向宇宙发射信号,最终导致三体人大规模侵略地球,人类面临末日的局面。

在“古筝行动”中,联合国得知人类在几个世纪后面临末日。于是展开了神秘莫测的面壁计划,四个面壁者的计划将人类在危机时刻所体现的智慧表现得淋漓致尽。不过比较极端的是,或控制思想,或夺去生命,或同归于尽。他们费尽心机,只不过能求人类有尊严地死去。。

当三体入侵,几十万人被迫移民澳大利亚时,人类或许可以背水一战,与地球共存亡。

当自然选择号流落太空再不能回到地球时,几艘战舰为了燃料不惜互相残杀时,罗辑拯救了人类可人类却要审判他时,我在想,也许比起生存与死亡来,忠诚与背叛更重要。人性在黑暗的深渊被消磨时,本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忠诚与背叛在死亡的天平上,终变得一文不值轻如尘埃……

当歌者把小纸条抛向太阳系后,太阳系沦陷二维化时,所有的一切都消失了。人类,生命,地球,都变成了古老的传说在宇宙回荡,变成了梵高手下的《星空》。人类是如此的渺小,生命是如此的短暂,命运是如此的……变化多端。

然而命运何种模样,毋虚想,终会随时间尽归于沧桑。

《三体》之所以让我沉迷,是因为它把人性的好坏以科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黑暗森林中,绝望与希望共存,生存与死亡交织,普写了一曲宇宙中一粒尘埃的悲歌,是啊,人类在这荒芜的宇宙中,真的只是一粒尘埃……

不过,《三体》在给人类警示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希望,我觉得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处在这开始探索一切的时代。引力波被证实,也标志着爱因斯坦的预言再次成功。有时在想,爱翁他不会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吧……

人类在末日的考验中,是血和泪洗尽了脆弱。文明的音响,在迷离之中斑驳凄凉。

其实我们也是这样,总会以最不喜欢的方式学会成长。即使我们是小小的尘埃。就算这样,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在太空,在那儿,可以到光年之外去流浪,让想象力自由释放……

《三体》读后感15

我喜欢科学,爱好科幻读物。我曾经看到过一个短片:一个似纸片的东西把太阳系变成了2D平面图。不曾想:究竟是什么东西能毁了太阳系这个对于生命的庞然大物?

我在网上查着短片所描绘的出处,最终确定为《三体》我被那简介震撼到一一“水滴”、“三体”、“归零”多么有科幻色采的词汇。于是我东求西借,在姐姐的书店里找到了一套三本。

故事情节大概如下:汪淼不经意间发现了由三颗“太阳”所组成的具有生命的星系(后称三体),由于叶文洁对它们降临的盼望,发出信号为它们引路,导至地球大乱。以叶文洁为首的人们组成了一个反人类组织ETO,他们过于信奉三体世界,处处帮它们,它们才得以在地球放入高科技——智子,封锁地球科技。

在三体人赶往地球的两个世纪里,地球终于在封锁科技的情况下创造了太空战舰,但实力与三体相比仍然相差甚远。人类败了,但人类留了一手——“面壁计划”,罗辑身为世界选中的面壁人之一,负担着保护世界的责任,无奈之下只好“我得不到,那就毁掉”逼迫敌人撤退,不然炸毁太阳系。因这一举动,被人们称为“持剑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又生活了一个世纪左右,由于罗辑老了,不得不寻找新的“持剑人”。最后任程欣作为新一任“持剑人”,由于她还年轻,不太会恐吓三体战舰,导致它们大举进攻,最后惊动了高级文明,同时毁了两个文明,只有程欣一等人和三体舰队上的三体人活了下来。

文中最令我感触的不是罗辑,而是配角——章北海。他在文中出现并不多,但他胸怀地球生命安危,挟持“自然选择”号战舰逃出太阳系,寻找下一个可生存的星球。他被世人骂成“逃罪人”,而他负担着的是为地球文明延续生命火种的重任。最后因飞船燃料不足,大家决定让四条飞船的燃料集中在两条上,可就算燃料进去了,人可进不去,因为人太多了,只好毁了两艘,章北海使命已成,自愿牺牲。

文中还提出了“黑暗森林”这一说:宇宙就是一个暗无天日的森林,但无处不存在“猎人”,他们有的强大,有的弱小,地球就像是一个懵懂的小孩,他在森林里点起了一堆火,还高喊着“我在这”,“猎人”怎知你是好是坏?只有开枪,而你又怎知他们是好是坏,只能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不得不说,这一套书真是令我震撼。人的思维是隐蔽的,你永远也不知道别人想什么,所以不要冒然下结论。

《《三体》读后感合集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