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
以《品德与生活课程规范》为准则,根据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同学发展为本,让同学健康平安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在教学中让学生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尊敬长辈的品质。
二、一年级学生的现状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大致可分为:我的家人与伙伴(第1—4课);走进大自然 (第5—8课); 健康生活每一天(第9—12课)。
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
2、能在成人的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3、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4、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
5、初步认识规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
重难点: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
2、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3、爱护花草树木。
4、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
5、通过各种生活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重点难点: 通过各种生活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
1、对学生进行保护牙齿的教育,帮助儿童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
2、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体会眼睛在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正确的用眼常识。
4、了解不良的用眼习惯对眼睛的损坏,养成爱护眼睛的良好习惯。
5、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
7、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8、思考哪些同学的表现可能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
重点难点: 1、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
四、本学期的教学目的: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春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5、通过观察感受炎热的盛夏,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并学会看天气。
教学重点:
1、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
2、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的品质。
教学难点:
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五、教学中的主要措施: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按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
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
六.教学进度及课时划分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1—5 第一单元:我的家人与伙伴 10课时
6—10 第二单元: 走进大自然 10课时
11—16 第二单元: 健康生活每一天 11 课时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2一、同学现状分析:
一年级班共有同学 人,整体来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局部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外表化,为了做给他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置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同学思想不时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共16课主题活动,约28课时,大致可分为:我爱我家、我的生活好习惯、爱心行动、火热的夏天。
三、教学目的和重难点: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和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身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有应付挑战的勇气,老实友爱,有发明的愿望和乐趣。
4、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学会关心和保护同伴,用自身的方式爱家长长辈。
5、初步了解牙齿和眼睛维护健康常识,学会自我保健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6、通过观察感受炎热的盛夏,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
教学重点:
1、学文明理,培养同学正确做人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同学关心、保护同学的品质。
教学难点:
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中的主要措施:
1、充沛利用电教手段,以直观的形象激发同学情感。
2、依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
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同学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
五、教学进度布置
周 次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3.1—3.7
2 3.8—3.14
3 3.15—3.21
4 3.22—3.28
5 3.29—4.4
6 4.5—4.11
7 4.12—4.18
8 4.19—4.25
9 4.26—5.2
五.一劳动节
10 5.3—5.9
期中检测
11 5.10—5.16 ……此处隐藏15704个字……活空间。如:《爱心行动》单元充分体现了儿童个体与其周围的自然,社会的内在整合。其中的4个主题活动,从不同层面,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通过开放时空的方式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地成长。
3、活动性
教材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学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如:《我的生活好习惯》单元中的《喝水的学问》和《在餐桌上》并非单纯讲授“吃、喝”的学问,更多是引导儿童通过实际参与活动,感悟其中的科学道理,体验文明用餐的乐趣,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探究或解决问题,“行虽微,而旨趣远;出虽浅,而寓意更深。”当然具备活动特点的主题活动还有:《过家家》,《喝水的学问》,《他们需要关爱》等等。
学生现状分析
一(2)班共有学生36人,男生20人,女生16人。大部分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看到老师能主动打招呼。对学校常规有了基本的了解,课堂上能认真听讲,作业能按时完成,课后能文明游戏,比较能够适应学校生活。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天真可爱,但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多,孩子大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生活常识和生活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引导儿童了解家庭,感受亲情,学习沟通,学会帮助别人是尤为重要的。
教学总目标
1、在介绍家庭成员,回忆甜蜜往事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与幸福,激发学生爱生敬长,热爱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通过开展生活小故事的讲述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逐步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不依赖父母,并掌握正确的保健常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使学生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热爱劳动也是爱父母的表现,学会一些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5、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地成长。
6、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了解夏天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自然常识,生活常识,了解昆虫的一些基本知识。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地和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观察,在观察活动中增强实验能力和应用能力。
7、通过暑假生活中安全,健康,欢乐,有意义活动内容的安排和选择,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增强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调控的能力,知道自我保护的方法,掌握初步的适应社会的常识的技能。
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必备的知识,及早适应学校生活。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引导学生去进行角色转换。当前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包办过多,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对较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更不知道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而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需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奠定初步基础。通过角色转换,让学生多进行一些生活体验,并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人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在根据不同的场合很好地进行着角色转换,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要注意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提高学生的认识。
3、重视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4、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发展性教学评价关注人的发展过程,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与课程的发展融为一体。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强调日常观察过程,强化专题性探究过程,建立成长记录袋,实施阶段性评价。
5、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6、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学科研究
(小课题)
课题名称
合作人员名单
单元
整组训练的主要目标
第一单元我爱我家
第二单元我的生活好习惯
第三单元爱心行动
第四单元火热的夏天
本单元中共编排了4个主题活动,安排7课时教学。4个主题活动以家庭生活为核心,以"情感"为线索,逐层展开,逐步深入,引导儿童了解家庭,感受亲情,学习沟通,学会负责。
本单元中共编排了4个主题活动,安排7课时教学。4个主题活动并非单纯讲授学问,更多是引导儿童通过实际参与活动,使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感悟其中的科学道理,体验文明用餐的乐趣,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探究或解决问题,"行虽微,而旨趣远;出虽浅,而寓意更深。
本单元中共编排了4个主题活动,安排7课时教学。4个主题活动。本单元充分体现了儿童个体与其周围的自然,社会的内在整合。其中的4个主题活动,从不同层面,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通过开放时空的方式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地成长。
本单元中共编排了4个主题活动,安排7课时教学。4个主题活动以儿童的日常生活为主线,在衣食住行中感知夏季,在观察和经历夏天中学习科学、学会生活。
教学进度表
单元
课时
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总复习
1、我的一家2课时
2、我是家中小成员2课时
3、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2课时
4、过家家2课时
5、我掉了一颗牙2课时
6、眼睛与耳朵的诉说
2课时
7、喝水的学问2课时
8、在餐桌上2课时
9、关心老人2课时
10、他们需要关爱2课时
11、小手拉小手2课时
12、别把花草弄疼了
2课时
13、雷雨来了2课时
14、夏天的小虫2课时
15、怎样才凉快2课时
16、过好暑假2课时
期末复习4课时
3月1日3月26日
3月29日~4月23日
4月26日~5月20日
5月21日~6月10日
6月11日~6月22日